多方法研究设计在工商管理学中的应用与国际比较研究
文章来源
作者:
王永贵(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 学院)、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智能管理研究院)
张二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汪淋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 学院)、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智能管理研究院)
文章刊发:《管理世界》2025年第5期
文章主要内容
摘要:多方法研究设计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商管理学研究中,有效推动了工商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并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文立足于多方法研究设计分类模型,清晰地勾勒并剖析了国内工商管理学中多方法研究设计的应用现状与国际比较研究,并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研究发现:5种多方法研究设计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理论发展阶段的研究情境,有效推动了工商管理学研究的发展。其中,国内工商管理学的多方法研究设计应用已经取得较大进展,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学科研究前沿,但与国际高质量研究相比,多方法研究设计占比依然很低,亟需进一步加强多方法研究设计的研讨、培训和科学应用。此外,不同类型多方法研究设计在方法本身特征、方法适切性和方法匹配性方面各有优势和劣势,国内外在多方法研究设计的应用偏好、应用情境和应用模式方面也存在差异。特别是,国内工商管理学多方法研究设计的未来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多方法研究设计的必要性和应用障碍,提升不同方法之间的互补性,确保多方法研究设计与理论发展阶段相匹配,强化“全周期研究法”的应用,持续强化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新方法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工商管理学中多方法研究设计的应用场景以及探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语境。
关键词:工商管理学研究 多方法研究设计 国际比较
收稿时间:2024-2-5
反馈外审意见时间:2024-5-8、2024-7-29、2024-10-23、2024-12-30
拟录用时间:2025-3-26
一、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多方法研究设计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商管理学研究中,有效地推动了工商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并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多方法研究设计能够有效促进理论构建和验证,有助于对研究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进行三角验证以及有机整合不同的理论视角,以形成新的见解,进而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和阐释复杂的管理现象。因此,在工商管理学中应用多方法研究设计具有很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然而,当前工商管理领域对多方法研究设计的应用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多方法研究设计往往比单一方法研究设计需要更多的资源、精力与技能;不同的研究方法基于不同的认识论可能存在着潜在的方法冲突与“陷阱”;盲目进行多方法研究设计还可能会导致理论发展与研究设计不匹配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和挑战必然会对多方法研究设计在工商管理学中的应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多方法研究设计的优势劣势、应用现状、国际比较、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全面思考,以便研究人员在未来研究中能够科学有效地应用多方法研究设计。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在工商管理学研究中采用了两种及以上的研究方法来构建多方法研究设计,但却只有少量学者关注这一现象,更鲜有学者系统梳理和评价工商管理学中多方法研究设计的应用状况、国际比较、存在问题以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因此,深入探讨工商管理学多方法研究设计,分析其优势劣势、剖析国内应用现状、系统比较分析国内外多方法研究设计的异同,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无疑将有力支持与推动工商管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
二、主要内容
本文立足于多方法研究设计分类模型,通过系统梳理聚焦于工商管理学领域的12本高质量中文期刊和12本高质量国际期刊作中的218篇多方法研究设计中文文献样本和329篇多方法研究设计国际文献样本,清晰地勾勒并剖析了国内工商管理学中多方法研究设计的应用现状与国际比较研究,并提出了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研究发现:(1)5种典型的多方法研究设计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理论发展阶段,有效推动了工商管理学研究的发展;国内工商管理学的多方法研究设计应用已经取得显著进展,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学科研究前沿,但与国际高质量研究相比,多方法研究设计占比依然很低,亟需进一步加强多方法研究设计的研讨、培训和科学应用;(2)不同类型多方法研究设计在方法本身特征、方法适切性和方法匹配性方面各有优势劣势,国内外在多方法研究设计的应用偏好、应用情境和应用模式方面也存在差异;(3)国内工商管理学多方法研究设计的未来发展需要充分认识多方法研究设计必要性和应用障碍,进一步提升不同方法之间的互补性,确保多方法研究设计与理论发展阶段相匹配,强化“全周期研究法”的应用,进一步强化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新方法应用,进一步拓展工商管理学中多方法研究设计的应用场景以及进一步探究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语境。
三、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基于多方法研究设计分类模型,首次系统阐述了多演绎法、多归纳法、检验探索法、探索验证法以及全周期研究法的应用差异,揭示了其在文献数量分布、适用情境与理论发展阶段相匹配的特征;第二,通过构建“方法特征-适切性-匹配性-应用偏好-应用情境-应用模式”六维度分析体系,深入剖析了各类多方法研究设计的方法论优势与局限,特别指出国内研究在方法互补性、理论匹配度、全周期研究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以及本土情境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第三,创新性地提出多方法研究设计的“必要性-实施标准-实施规则”三维实施框架,并从方法必要性、方法互补性、方法匹配性、方法全面性、方法前瞻性和方法拓展性六个维度,系统构建了符合中国工商管理实践特点的多方法研究路径。基于上述贡献,本文较好地拓展了工商管理学多方法研究设计的分析框架,并为工商管理学多方法研究发展指明了方向,进而为系统构建中国特色管理理论体系积极贡献力量。
四、写作、投稿、修改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作者团队深切体会到,《管理世界》为管理学者提供了全周期的学术研究赋能,从选题策划、研究设计到论文撰写、修改完善,再到成果发表与传播,期刊始终以专业的态度和高效的服务,全方位支持学者团队的学术成长与理论创新。这种全周期的赋能机制,不仅提升了研究质量,也推动了中国管理学科的持续发展。
2024年,《管理世界》大力倡导研究方法创新。作者团队基于多年的研究方法论积累,积极思考如何帮助中国学者更好地运用多方法研究设计以探讨中国问题和构建中国特色管理理论。通过系统文献梳理,我们发现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等国际顶级期刊也在同期关注多方法研究设计的运用。于是,我们确立了开展国内外工商管理多方法研究现状比较的研究选题,并完成了初稿。在文章初审阶段,审稿专家充分肯定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就国际比较的样本选择提出了宝贵建议;在后期的专家评审阶段,审稿专家在文章架构与理论贡献等方面也反馈了诸多建设性意见。作者团队针对每一轮专家给出的建设性意见,认真地修改和优化了论文的框架结构和具体的论证过程。在一轮轮的修改中,文章得到了质的提升。
本文在投稿和返修的全过程中得到了编辑部、外审专家以及终审专家的悉心指导。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管理世界》对投稿论文的认真负责态度以及对学术创新的引领作用。此外,整个撰写过程中,团队始终“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以高度的专业自觉和责任担当,构建起上下贯通、协同高效的研究机制。这段并肩作战的经历,不仅让文字逐渐丰盈,更使团队在思想淬炼与实践磨合中实现了专业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双重提升。
作者简介
王永贵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智能管理研究院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张二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
汪淋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智能管理研究院 讲师
文章刊发:
王永贵、张二伟、汪淋淋:《多方法研究设计在工商管理学中的应用与国际比较研究》,《管理世界》,2025年第5期,第133~158页。
WANG Yonggui, ZHANG Erwei, WANG Linlin. The Study of Multi-method Research Design Application in Business Research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2025, 41(5): 133-158.
文章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号管理世界杂志